【了解躁郁症】家庭无得拣 快乐人生有得拣
2020-06-12 04:22:45 来源:移动杂志541人评论








人生是每个人必修的艰难课题,有些人得天独厚,过得轻鬆写意;有些人费尽气力,所得亦未如理想。然而,奋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能,旁人的帮助更会为我们打气,在倦极之时提供喘息空间。我们虽然无法选择家庭和出生背景,却可以选择如何面对人生,以永不放弃的态度面对每一道生命的难题。
抑郁母亲常与父亲争执
身形瘦削的礼,戴着眼镜,散发文青气息。小时候的他,与家人同住于唐楼天台的铁皮屋,最深刻的童年回忆,尽是家人争执的画面。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常与家人争吵,父亲只是千方百计包容,未有向其他人寻求协助,然而日复日的争执,最终演变成冲突。「有一次,妈妈激动地将爸爸打得头破血流,后来他被救护员抬了出来,邻居慌忙掩住我的双眼,着我不要看。」那年,礼只是小学二年级生。
家中关係长期紧张,令礼渐渐变得麻木。直至升上初中,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家庭与别不同:「当听到同学说要和家人庆祝生日,或因要和家人聚会而爽约,我才会想,为何自己家中没有这些情况?如果大多数人的家庭生活是健全的话,那幺我的家庭就不太健全。」
情绪爆发 误伤妈妈
升上大专后,礼发现自己脑海裏常常充斥负面想法,回家后容易情绪爆发:「我妈有时会不断埋怨家人,一说便是数小时。有一次,我受不了,想叫她收声,一怒之下抓起一本厚字典向她的头掷去,她顿时鲜血直流。我吓呆了,不懂处理。」
意外伤害家人后,礼自觉家中容不下自己,遂搬到劏房居住。碍于当时经济能力有限,礼三餐难有温饱。有一次,礼偷了邻居一包米来果腹,结果被对方撞破:「他(邻居)知道我环境不好,并没有怪我,只说『想食便开声吧』。后来他和家人吃晚饭时,总会邀请我一起用餐。我无以为报,唯有教他的小朋友弹结他作回报。」
找到自我价值 重拾志趣
连串事件令礼明白自己的精神状况不甚理想,终踏出第一步向精神科医生求诊,并确诊患上抑郁症,2016年入住新生精神康复会的过渡期宿舍。入宿初期,他花了很大力气来适应新生活,全靠职员的支持助他渡过难关,让他慢慢找到落脚点:「以前回家只是对着四堵墙,现在在宿舍内,职员们常与我聊天,会给予我鼓励,让我诉说工作上的不如意。社交生活改善了,我的笑容也多了很多。」
自小喜爱踢波的礼,又参加了「青年学堂」,与其他康复者组队,由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参加赛事。球队共二十多人,每月约有两次比赛或训练。忙碌的足球运动,让礼重拾志趣,去年十月更荣升队长!「有人认同我的球技,我感觉到自己有存在价值。眼见队员身体机能不好,但仍拚命踢球,看见他们有进步,我也很有满足感。」
现时,礼于零售店从事市场推广工作,找到自我价值之余,亦学会享受当下的快乐。锺情写作的他更与友人计划出版传统纸张媒体,以宣扬广东歌文化。礼期望大众放下对精神康复者的歧视,接受他们成为社会上的一分子:「希望社会有更多人讨论精神病,将这个病的各种想法慢慢谈开来。」
- 家庭无得拣 快乐人生有得拣
- 躁郁症自杀倾向更强烈 早求医可减损害
- 情绪低迷、失眠、脾气差 狡猾大麻 静静鸡成瘾
- 退休夫妻日吵夜吵 一碟餸险郁出病